![]() |
巍巍长城,犹如巨龙,贯通千年文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了长城的独特价值和守护好长城的重大意义,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历代长城穿越了山地、丘陵、高原、沙漠、戈壁、平原等地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顽强坚毅、自强不息的民族风骨。在中国历史上,不仅选址地段是构建防御工事的最佳地点,长城也是历代屯兵的军营、南北方人民定期开展贸易的榷场。纵横四万里,跨越两千年。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历史沧桑和时代巨变,守卫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平发展,保护中华文明传承不息、世代赓续。去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钢铁长城”“万里长城永不倒”“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些耳熟能详的话里,蕴含着中国人坚韧不屈的爱国精神与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长城保护被赋予新的内涵。巍巍巨龙昂首屹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近年来,嘉峪关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深度挖掘长城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不断丰富长城文化内涵,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系列研学活动等方式,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古老长城巍然屹立,中华民族赓续千年文脉,谱写新时代壮丽篇章。(转网络)
绘画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