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国家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不断发展变化,劳动模范们的身份和面孔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劳模精神”却代代相传、永葆青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学习劳动模范,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凝心聚力谱写“中国梦·劳动美”历史新篇章的时代要求。
国劳动模范 北京环卫集团环卫工 李国栋: “时传祥精神”就是我们环卫行业的一种精神,“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是从我一进厂那一天开始,我特别地崇拜(时传祥),在那会儿我就把时传祥作为我一生奋斗的目标、追赶的目标。 时传祥是上个世纪50年代家中国喻户晓的劳动模范。那时候,北京的环卫工人还需要挑着粪桶走家串户,工作又脏又累,可他却以新中国主人翁的姿态,提出“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把掏粪当成一项光荣的劳动,满腔热情地为市民服务。 而李国栋从事环卫工作的这个时代,城市环境越变越好,清扫设备也越来越现代、越先进。可李国栋认为,时代变了,老劳模传下来的“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不能变。 全国劳动模范 北京环卫集团环卫工 李国栋: (每天)收车回去单位的时候,这马路上特别干净,那会儿心中就有一种最大的成就感。
随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劳动模范们的身份和面孔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一大批掌握国家关键技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的科学家、企业创新型人才、管理人才;一大批兢兢业业战斗在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和教育工作者;一大批为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在劳动模范的群体中涌现出来。 劳模本科班学员李灵扎根乡村教育19年,为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爱和陪伴,成为悉心培育祖国幼苗、助力农村教育脱贫的“感动中国”人物。 全国先进工作者 河南周口李灵希望小学校长 李灵: 接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是热泪盈眶,为什么那么讲,(因为)你经常给学生讲,咱们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他的老师还没有踏过大学的门槛。我就想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这就是一个正能量的传递,给孩子树立标杆的一个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