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困境”手抄报

近来,关于“35岁困境”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不少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型员工发现,本以为是黄金年龄的35岁竟成了职业发展的分水岭,不少公司根本就不接受35岁以上求职者的简历,就算不跳槽,在原公司的晋升压力也与日俱增。35岁何以成为瓶颈?“35岁困境”从何而来?“35岁困境”是个体现象,更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在风险个体化和就业灵活多样化的背景下,这对社会保障政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或需要以更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来规范和引导个人系统和人际社会系统,如“996”、就业年龄歧视治理等。“35岁困境”及附在其上的诸多社会问题,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


绘画步骤: